质量的核心是不断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复杂多变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形象地将这个问题说明得非常透彻。他说人的需求是要分层次的,首先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理性的需求,如食欲、睡眠等;其次是安全性的需求,对避免生命和身体伤害构成威胁的需要;再次是对社会交往的需求,人处于社会中与他人交流的需要变得非常重要;再一个就是尊重的需求,想要被他人承认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对理想与抱负的实现的需要。我们可以从这5个层次的需求中找到对应的层次。更为重要的是,马斯洛指出,人的需求层次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的环境背景中,需求往往是不一样的,而一个整体的趋势则是从低等级的需求向高等级的需求变化。人类本性的需求多变,也就决定了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需求的复杂多变。那么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需求又有哪样一些表现呢?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1.对于产品特定功能性的需求。功能性需求是商品的基本有用性,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质属性。例如,小汽车要能调整灵活驾驶,空调要能制冷或制热,护肤品要能保护皮肤等。这一层次的质量需求要求商品除特定功能外,经久耐用、外形美观、价格低廉等,成为其重要竞争点。以手机这个产品为例,最初手机的功能定位就是“打电话+发短信”。十多年前我在上大学的时候,Nokia的手机风靡全球,花几百块钱买一款,就可以足足用大学四年。值得一说的是,那时直版的Nokia的质量绝对过硬,摔在地上粉身碎骨了,捡拼起来也像新一样使用。而现在的手机已经脱离原来的功能限定了,很难准确说上有哪些功能,因为使用者想让它成为手电筒或是导航仪或是其他的什么,只需要下载相应的APP即可。
2.对产品品牌性的需求。品牌蕴涵了企业信誉、产品质量、服务水准、公司形象、经营文化以及广大消费者对它的认同感。对品牌性质量需求的追求,一方面在于品牌产品和服务会大大地降低消费者的各种购买风险,另一方面也在于归属的情感动机,因为某种品牌往往能够对应一定的消费阶层,购买该品牌感觉就是归属于它,再或者体现一定的社会地位,使购买、拥有该商品的消费者能够显示出自身的某些社会特性,如身份、地位、财富、尊严等,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还是拿手机来说明,苹果手机一直在中国都非常畅销,消费者对iphone的追捧,除了其产品本身的特征外,更有对苹果的logo给其带来的身份彰显,就是白领、精致与品味的象征。
3.体验性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体验性”需求越发成为主流。体验性需求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是人们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 在需求结构上,情感需求比重增加。消费者在注重商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寄托和愉悦,购物过程的心理追求超过生理追求。 在需求内容上,大众化标准产品日渐失势,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方兴未艾。 苹果专卖店其实就是一个活活的产品体验店,除了可以适用感受产品外,整体门店的装修、桌台的设计、灯光的设置等等,各处细节都让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除了得到产品本身的极致体验外,也给其一种享受极致的极佳环境。
4.参与性的需求。参与性需求是指在产品的接受方式上,消费者不再满足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直接要求参与设计和制造。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企业一起按照自己的新的生活意识和消费需求开发能与其产生共鸣的产品。在这一“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消费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参与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再加工。通过创造性消费来体现独特的个性、自身价值,进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海尔就有一个向大众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是设计者,都可以提出自己对产品的设计思路。比如有位消费都提出可以设计一台放置在办公桌上只能冰一罐可乐的小冰箱,另外有位消费者提出可以将冰箱外观就设计成可口可乐的形状,还有消费者建议冰箱可以用普通电池作为电源等等。最后,海尔的设计研发工程师按照消费者们的思路,生产出了这样的创意小冰箱。
当然,现实中的质量需求更加多样、更加复杂,远远不止以上这四个方面的表现。质量需求的复杂变化给我们准确把握造成很多困难,但这也正是对质量需求进行研究的趣味所在。